乌江榨菜一再涨价,你还吃得起吗?
来源:网络资讯
2022-10-21
早前,台湾名嘴黄世聪在节目中说“经济转差,大陆人吃不起榨菜”,一度被大陆网友封为“榨菜哥”,重庆乌江涪陵榨菜公司还给他寄去两大包榨菜,同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,一起成为个搞笑梗。不过自从去年,乌江榨菜再次涨价后,真有不少消费者直呼要吃不起榨菜了!
凭着鲜脆爽口的正宗口味,涪陵乌江榨菜一度成为国民最爱的下饭菜。不过,这几年,乌江榨菜的几度涨价,销量下滑也受到大众的质疑。好口碑会被一再涨价拖累吗?①
“乌江虽然味道不错,但是一包就又少又贵”
“我买了,非常好吃”
“确实比其他榨菜爽口,脆脆的,就是量好少。”
……
“中国榨菜数涪陵,涪陵榨菜数乌江。”乌江榨菜在酱腌菜领域内的龙头地位,从未被动摇过。不仅受国人喜欢,还走向了海外,远销50多个国家,全球热销150亿包!
几年前提价的理由是榨菜原料、包装物料、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或者是为统一全国流通产品价格体系,防止窜货保护渠道各成员利益,这次提价的理由是:此次调价是基于主要原料、包材、辅材、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,因优化升级产品随之带来的成本上升。
所以,这一次涨价也只是一次常规操作罢了。图片来源:青山资本
经过多次提价,涪陵榨菜的终端零售价格从十几年前的5毛钱涨到了如今的3块钱。现在的乌江基本都是推出小包装,15或20克的,不管线上还是线下,都是是一大包里很多小袋,看起来销量也还不错。考虑到小包装会增加更多的包装、运输成本,所以实际毛利未必更高,不过从乌江在小包装的广告图片来看,乌江是准备把他当做,休闲零食来发展的。
②
1898年,涪陵人邱寿安以当地盛产的青菜头为原料发明了一种全新的腌菜,取名涪陵榨菜,这可算是涪陵榨菜的起源,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。而作为榨菜的代表,涪陵榨菜可谓名满天下。
如今,100多年过去,涪陵榨菜与德国甜酸甘蓝、欧洲酸黄瓜并称“世界三大名腌菜”。
重庆是榨菜原材料青菜头的产地,孵化产出了很多涪陵榨菜品牌,但如果说乌江榨菜正是背靠着这棵大树才得以出名,也是不够确切的。毕竟,乌江榨菜的发展也是一路艰辛。
上个世纪90年代末,当时的"乌江"牌榨菜只是重庆300多家榨菜食品生产企业中的一家手工式作坊,生产技术滞后,处于亏损状态。特别是1999年年底,公司已是负债累累。
也就是在这时候,周斌全调任到涪陵榨菜,他不得不面对着涪陵榨菜的一堆烂摊子,全都是手工作坊,不仅生产落后,还被市面上一堆劣质产品和杂牌榨菜冲击,大过年的,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。
周斌全确实也懵了,他在当时考察了全国多家做酱腌菜的同行,发现了生产方式落后是榨菜行业的“通病”。
大家别看榨菜的售价很低,利润薄,但是生产的工序却非常负责,一点也由不得糊弄。
“怕吃苦,腌不了榨菜。”一个青菜头从地里收上来之后,光是大的加工工序就有选菜、剥皮、穿串、晾菜、下架、腌制、修剪、淘洗、拌料、装坛、封口等10多道,在全靠手工的年代,要几个月的时间,非常辛苦。
可当周斌全带着集团班子深入考察国外腌制菜的工业化流程后,他才发现技术非常重要,单靠手工作坊已经太过时。
于是,他下定决心要重建属于乌江榨菜自己的高效率厂房,不惜花费重金引进了德国厂的榨菜现代化生产线,还进行技术革新,让生产技术问题在关键发展期得到了解决,营收也就跟着扭亏为盈。
2006年,周斌全在支票上签了1400万,买了两个月的新闻联播广告的黄金位置,并请来因《还珠格格》皇阿玛一角大火的张铁林做代言。能不能一举成功,他心里也没底。
“乌江榨菜,我爷爷的爷爷都说好”没想到,广告中,张铁林拿着乌江榨菜走到大众视线后,乌江榨菜就火了。
如今,涪陵榨菜早已进入了规模化生产、商业化营销的时代,
当然,涪陵乌江榨菜在产品上的努力也是有功目睹的,不仅推出了不含防腐剂的榨菜,还对产品再次定位升级,针对酱腌菜亚硝酸盐等健康问题,提出“三洗、三清、三腌、三榨”的生产标准,逐渐迎得了一批又一批消费者的心。
这个时期,乌江榨菜的小包装榨菜在市面上畅销起来,并且凭借一己之力带动了行业走进小包装袋化时代。
③
2020年,因为疫情的关系,很多人居家囤积了不少快消食品,乌江榨菜也是借于疫情带来的阶段性红利而销量大增。疫情平稳后,销量平稳甚至有些滑落。
如果说早前的涨价是由于青菜头供应缘故,毕竟青菜头是原材料,在榨菜做成中口感味道是不可替代的,乌江榨菜为保证质量,不以次充好,寻求好菜头,涨价也是无可厚非。
榨菜,说到底也就是佐餐下饭用品,所说成为很多家庭常备的辅食之一,但其并非是刚需的快消生活用品。随着大众对健康的日渐关注,健康绿色饮食成为习惯后,大家对腌制类的榨菜的需求会越来越少。在这个时候,乌江榨菜一再涨价,极有可能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,就算是乌江榨菜已经位是榨菜界的一把手,也能找到替代的平价榨菜。
100多年的发展历史,涪陵乌江榨菜不仅是一个好榨菜,时代更赋予它很深厚的文化内涵。希望乌江榨菜除了讲好榨菜故事外,更能做老百姓爱吃的良心榨菜
凭着鲜脆爽口的正宗口味,涪陵乌江榨菜一度成为国民最爱的下饭菜。不过,这几年,乌江榨菜的几度涨价,销量下滑也受到大众的质疑。好口碑会被一再涨价拖累吗?①
“乌江虽然味道不错,但是一包就又少又贵”
“我买了,非常好吃”
“确实比其他榨菜爽口,脆脆的,就是量好少。”
……
“中国榨菜数涪陵,涪陵榨菜数乌江。”乌江榨菜在酱腌菜领域内的龙头地位,从未被动摇过。不仅受国人喜欢,还走向了海外,远销50多个国家,全球热销150亿包!
几年前提价的理由是榨菜原料、包装物料、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或者是为统一全国流通产品价格体系,防止窜货保护渠道各成员利益,这次提价的理由是:此次调价是基于主要原料、包材、辅材、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,因优化升级产品随之带来的成本上升。
所以,这一次涨价也只是一次常规操作罢了。图片来源:青山资本
经过多次提价,涪陵榨菜的终端零售价格从十几年前的5毛钱涨到了如今的3块钱。现在的乌江基本都是推出小包装,15或20克的,不管线上还是线下,都是是一大包里很多小袋,看起来销量也还不错。考虑到小包装会增加更多的包装、运输成本,所以实际毛利未必更高,不过从乌江在小包装的广告图片来看,乌江是准备把他当做,休闲零食来发展的。
②
1898年,涪陵人邱寿安以当地盛产的青菜头为原料发明了一种全新的腌菜,取名涪陵榨菜,这可算是涪陵榨菜的起源,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。而作为榨菜的代表,涪陵榨菜可谓名满天下。
如今,100多年过去,涪陵榨菜与德国甜酸甘蓝、欧洲酸黄瓜并称“世界三大名腌菜”。
重庆是榨菜原材料青菜头的产地,孵化产出了很多涪陵榨菜品牌,但如果说乌江榨菜正是背靠着这棵大树才得以出名,也是不够确切的。毕竟,乌江榨菜的发展也是一路艰辛。
上个世纪90年代末,当时的"乌江"牌榨菜只是重庆300多家榨菜食品生产企业中的一家手工式作坊,生产技术滞后,处于亏损状态。特别是1999年年底,公司已是负债累累。
也就是在这时候,周斌全调任到涪陵榨菜,他不得不面对着涪陵榨菜的一堆烂摊子,全都是手工作坊,不仅生产落后,还被市面上一堆劣质产品和杂牌榨菜冲击,大过年的,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。
周斌全确实也懵了,他在当时考察了全国多家做酱腌菜的同行,发现了生产方式落后是榨菜行业的“通病”。
大家别看榨菜的售价很低,利润薄,但是生产的工序却非常负责,一点也由不得糊弄。
“怕吃苦,腌不了榨菜。”一个青菜头从地里收上来之后,光是大的加工工序就有选菜、剥皮、穿串、晾菜、下架、腌制、修剪、淘洗、拌料、装坛、封口等10多道,在全靠手工的年代,要几个月的时间,非常辛苦。
可当周斌全带着集团班子深入考察国外腌制菜的工业化流程后,他才发现技术非常重要,单靠手工作坊已经太过时。
于是,他下定决心要重建属于乌江榨菜自己的高效率厂房,不惜花费重金引进了德国厂的榨菜现代化生产线,还进行技术革新,让生产技术问题在关键发展期得到了解决,营收也就跟着扭亏为盈。
2006年,周斌全在支票上签了1400万,买了两个月的新闻联播广告的黄金位置,并请来因《还珠格格》皇阿玛一角大火的张铁林做代言。能不能一举成功,他心里也没底。
“乌江榨菜,我爷爷的爷爷都说好”没想到,广告中,张铁林拿着乌江榨菜走到大众视线后,乌江榨菜就火了。
如今,涪陵榨菜早已进入了规模化生产、商业化营销的时代,
当然,涪陵乌江榨菜在产品上的努力也是有功目睹的,不仅推出了不含防腐剂的榨菜,还对产品再次定位升级,针对酱腌菜亚硝酸盐等健康问题,提出“三洗、三清、三腌、三榨”的生产标准,逐渐迎得了一批又一批消费者的心。
这个时期,乌江榨菜的小包装榨菜在市面上畅销起来,并且凭借一己之力带动了行业走进小包装袋化时代。
③
2020年,因为疫情的关系,很多人居家囤积了不少快消食品,乌江榨菜也是借于疫情带来的阶段性红利而销量大增。疫情平稳后,销量平稳甚至有些滑落。
如果说早前的涨价是由于青菜头供应缘故,毕竟青菜头是原材料,在榨菜做成中口感味道是不可替代的,乌江榨菜为保证质量,不以次充好,寻求好菜头,涨价也是无可厚非。
榨菜,说到底也就是佐餐下饭用品,所说成为很多家庭常备的辅食之一,但其并非是刚需的快消生活用品。随着大众对健康的日渐关注,健康绿色饮食成为习惯后,大家对腌制类的榨菜的需求会越来越少。在这个时候,乌江榨菜一再涨价,极有可能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,就算是乌江榨菜已经位是榨菜界的一把手,也能找到替代的平价榨菜。
100多年的发展历史,涪陵乌江榨菜不仅是一个好榨菜,时代更赋予它很深厚的文化内涵。希望乌江榨菜除了讲好榨菜故事外,更能做老百姓爱吃的良心榨菜
相关阅读:
- 乌江榨菜一再涨价,你还吃得起吗? 2022-10-21
长按识别二维码,关注我们